(新闻网讯 盛晓雯 李健报道)10月16日上午10时,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全校师生以多种方式收看收听大会直播。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所作的报告凝聚人心、催人奋进,全校师生欢欣鼓舞、反响热烈。
校领导集体收看大会盛况
各基层党组织收看大会直播
青马班学员代表集中收看
师生以多种方式收看收听
师生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
校党委书记 梅丽娜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高瞻远瞩、举旗定向,是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给人以信仰的感召、奋斗的意志和前行的力量。报告中强调,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引。我们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履行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准确把握高等教育的新任务新要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将继续以“举旗铸魂”党建领航工程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打造“七个一”党建引领、红色育人模式,全面实施“十大专项工程”,打造立足吉林服务全国的高品质红色育人基地、吉林省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长白山区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研究的高水平创新基地,将学校建设成为吉林省一流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 朱俊义
新时代肩负新使命,新使命启航新征程。党的二十大报告高屋建瓴、气势恢宏、博大精深,凝聚了全党的意志,承载着人民的期望,是具有全局性、纲领性的伟大文献。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学校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优特双驱”工程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聚才注能”工程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振兴赋能”工程全面提升服务社会能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作出通师贡献。
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张雷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提出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六个必须”,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让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作为组工干部,我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自觉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工作中坚持在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中抓结合,坚持在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中抓深化,坚持在推进干部队伍建设中抓提升,突出政治引领,聚焦重点任务,立足岗位职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有效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在关键时刻攻坚克难、担当作为的动力,不断凝聚起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新活力,为学校建设吉林省一流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贡献力量。
教务处处长 战佩英
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站在民族复兴和百年变局的制高点,科学谋划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一系列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的决心和信心。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深感使命光荣、重任在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目标,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持续推进学校“优特双驱”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建设吉林省一流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贡献力量!
校团委书记 张存
作为共青团工作者,我将认真履行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工作职责,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更加自觉地肩负起立德树人使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过程中,明确方位、找准定位,把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各项要求,特别是关于青年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蒋泽枫
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描绘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蓝图,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办好思政课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我们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精神,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讲准讲深讲透讲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进程,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应有的贡献。
文学院党总支书记 李洪彬
党的二十大报告高屋建瓴、视野开阔、内涵丰富、思想深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昭示了信念,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希望嘱托,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矢志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将“大思政”理念融入育人全过程,着力培养锻造基础扎实、特长明显、专业突出、素质全面的高师人才,为服务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刘伟
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高屋建瓴、振奋人心,让我深刻地感受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报告中提到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师范类高校的基层管理者,我深感自身责任重大。面向中国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将进一步做好学生的培养工作,强化引导学生厚植扎根基层、教育报国的情怀,帮助学生树立教育理想、锻造教育本领,努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培育英才,在教育现代化的征程中作出新贡献。
全国学雷锋示范点“映山红”顶岗支教团队负责人、大学生顶岗支教指导中心副主任 张寒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报告同时提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这些表述与我们近年来服务乡村教育的实践关联紧密,可谓“说到心坎里去了”。我们将坚定不移开展为乡村教育振兴服务的“映山红支教计划”,秉承“坚守初心,服务乡村,坚定信念,青春奉献,坚韧不拔,勇为人先”的通师“映山红”精神,让师范生在实践中磨练意志品质、涵养乡村教育情怀、夯实教育教学能力、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更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数学学院团委副书记、辅导员 苏杰
认真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我深刻感受到中国发展最强劲的脉搏,内心充满骄傲与自豪。作为一名学生辅导员,我牢记报告中“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的殷殷嘱托,投身到关爱学生、服务学生、引导学生的实际工作中去,把更多的通师学子培养成为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外国语学院学生 张瀚什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对青年的殷殷期望使我深受鼓舞,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我将坚定地听党话、跟党走,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青春之小我融入祖国发展建设的大我,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物理学院学生 韩卓越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这让我的内心无比振奋,怀抱理想,脚踏实地,在未来的成长历程中,我将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在知识的海洋里汲取营养,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磨砺成长,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